界面新闻记者 |
5月13日下午,中国平安(601318.SH、2318.HK)2024年年度股东会在深圳举行。
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携一众高管出席。针对投资者抛出的关于投资、分红、寿险改革等热门话题,管理层均给予了回应。
“股东的每一分钱都很重要,我们很珍惜。将股东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价值是我们的工作。”马明哲在会上表示。
从更长周期配置资产
有股东现场提问,在高股息的板块,与去年是否有不同的投资战略或方向?
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:“我们的投资策略是匹配原则。周期匹配、资负匹配、收益匹配、风险匹配、与竞争对手匹配,我们会从更长周期、全面化的角度配置资产,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率。”
“过去,我们买了很多高分红的银行股,因为我们很早看到利率下行周期,提前进行资产配置,提前布局看趋势未来,我们会持续关注监管政策变化,作为耐心资本、长期资本,我们会关注新质生产力、新的行业变化,持续增加我们的资产配置,为股东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。”他进一步表示。
5月9日,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,平安人寿于5月6日增持招商银行347.55万股H股,持股比例由11.92%增至12%。此前,平安人寿曾于今年1月、3月两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。
除了招商银行H股之外,今年以来,中国平安集团及旗下的平安人寿、平安资管等公司接连出手,增持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邮储银行等银行H股。比如,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,平安资管于5月6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2100.80万股,持股比例由11.98%增至12.05%。
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,险资的投资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关限制,公司会努力寻找更多优质的、有利于股东回报的“压舱石”标的。
2024年年报显示,中国平安去年综合投资收益率5.8%,同比上升2.2个百分点;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综合投资收益率6.0%,同比上升2.4个百分点。
四驾马车驱动寿险业务发展
在股东大会上,郭晓涛回应寿险业务改革进展时表示,近年来,寿险业务在代理人、银保、社区金融服务以及下沉渠道等方面同步发力,实现四驾马车驱动寿险业务发展。
他表示,在代理人渠道,已经从过去的“人海战术”发展到“精兵强将”的阶段。从数据来看,近年来,公司代理人渠道实现了“高素质、高绩效、高品质”的“三高”发展趋势,人均产能、人均收入在稳步提高,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128.91亿元,同比增长34.9%;按标准保费计算的新业务价值率32%,同比上升10.4个百分点。在代理人数量方面,截至一季度末,平安寿险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33.8万人。
会上,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公司注重股东回报,过去超过十年的年度分红均实现持续增长,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4000亿元。
中国平安未来能否保持分红金额的持续增长?对此,付欣表示,核心业绩的稳健性是中国平安保持持续分红的底气。从业绩表现来看,中国平安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。同时,公司核心的寿险业务NBV(新业务价值)实现高速增长,其价值将会持续体现在利润和业绩回报上。
此外,对于投资者呼吁的增加季度分红等建议,付欣表示公司管理层会认真进行研究和决策。
中国平安披露的分红预案显示,公司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.62元,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.55元,同比增长5%。
回应500亿元融资计划
今年4月,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,为了满足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,优化资本结构,调整公司债务结构,降低财务融资成本,公司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债务融资,在境内一次或分多次发行本金不超(含)500亿元债券融资工具。
付欣回应投资者关于发债融资提问时表示,此次发行的债券融资工具的特点是:第一是在境内发行;第二不包括可转债;第三是考虑在低利率环境中,此举有助于提升集团资本回报ROE,最重要的是不会对股东权益造成摊薄。
马明哲表示,“资本规划和业务发展相关,我们认为‘综合金融+医疗养老’战略的发展前景是好的,当前人寿保险、医疗保险逐渐成为刚需产品,发展速度很快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,我们的资本规划需要前瞻布局,未来在资本的筹集和使用方面,会兼顾考虑不同时期、不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变化,实现资本规划与业务发展需求相匹配。”马明哲说。
针对股东关于市值管理方面的提问,平安董事会秘书盛瑞生回应称,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,将其视为核心工作之一,战略清晰、坚定执行、良好业绩是做好市值管理的基础。
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会综合考虑股东回报、公司发展需要,平衡各项资本的长期规划使用,做好市值管理工作。市值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,关键要看我们管理层的战略规划和统一指挥,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。未来我们一定会努力创造良好业绩,给股东更好的回报。”盛瑞生说。